查看原文
其他

第93期我来读文献 |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第二阶段线上答疑干货汇总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6-25

第93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第二阶段线上论坛于1月16日19:00举行。本期活动关注《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一书。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答疑和领读专家:

张虹,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师教育、外语教育、外语教材研究等。在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等SSCI和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同时我们也邀请到张虹老师的研究生李晓楠、常文哲、段英杰、李润怡、闫方朔、陈曦璐,作为此次线上答疑活动的助教老师。



//  思考题

1. Formidable中呈现出的文化与A Piece of Cake有何不同?

助教 闫方朔:

两本教材主要针对13—16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教材也更多地展现了年轻人的形象,提及一些历史人物、作家、艺术家、运动员等,体现了来自不同族裔的声音,包括白人、黑人等。教材主要反映了中产阶级的视角,通过中产阶级审视穷苦人民,鲜少涉及普通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工作内容,没有涉及残疾人、病人等群体以及阶级和社会矛盾。


作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两本教材在文化呈现方面的不同:1)如何定位和呈现教材出版者、作者、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关于自身的主体性和文化身份认同;2)呈现什么样的文化和身份认同;3)呈现语言文化的哪些维度。比如,A Piece of Cake包含了原住民的声音,提到了基督教的几个分支,较少涉及性别问题,更多体现了语言文化的诗歌维度。Formidable更关注法语区的文化呈现,比如教材区分了法国的法语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语,简单涉及了法国的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没有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除了诗歌维度外还体现了语言文化的语义、语用维度和身份认同方面的内容。


2. 您使用的中国出版或引进的外语教材中呈现出的文化有何特点?与FormidableA Piece of Cake有无异同?

助教 闫方朔:

感谢读友们的积极参与和分享。


如一位老师分享的某英语教程。该教程价值观传达积极,充满正能量,贴合大学生活,倾向于表达人世间的“真善美”。既有中国大学校园生活文化,也有西方大学文化。能够体现多元文化,对印度、埃塞俄比亚国家的文化都有介绍,但整体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主导,如星巴克、巴黎旅行、西方电影等。教材能够体现培养学生跨文化批判意识的特点,不少文章主张学生应学会站在“他者”文化的思维看待自己的文化体验。和A Piece of Cake相比,该教材没有涉及宗教、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等内容,历史信息也较少。


再如另一位老师分享的某综合教程。该教程每个单元介绍一个主题,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主要体现美国文化,稍微涉及英国和加拿大,完全没有介绍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每个主题都会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中国,但大多数是以美国或西方的角度进行阐述。另外,每册书专门有一个单元介绍中国的社会现象或事件,但仍然是以美国的视角讲述,较少有以中国视角或由中国人写的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存在主义”明显,缺乏批判性的学习和思考。例如,教材鼓励学生比较中美教育差异,但没有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从跨文化学习的角度来说,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引导学生以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合作学习,但仍然只罗列事实,缺乏批判性思考。与A Piece of Cake相比,相同之处在于游客视角非常明显,目标读者设定为年轻人,方法论都偏向“存在主义”,较少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但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不同之处在于这两本书都试图解构阶级、身份等,但这两点在综合教程中都比较模糊。


从老师们的分享中既能看出老师们对教材的认可,又能看出老师们对教材有更高的期待,即教材需要在呈现中华文化的同时更多体现多元文化,应在与其他文化的平等对话中持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对比英语教材A Piece of Cake和西班牙语教材Caminando,请问二者在后殖民研究的内容呈现方面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

助教 陈曦璐:

相似点:总体而言,英语教材A Piece of Cake和西班牙语教材Caminando在文化呈现方面较为相似。从对历史的呈现来看,二者均采用欧洲中心视角,对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描述比较片面,同时也很少呈现本族文化(丹麦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看,CaminandoA Piece of Cake对目标语国家外的国家和地区文化未给予足够关注。二者也未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进行讨论。


不同点:从教材在全球权力关系中的定位来看,A Piece of Cake间接说明其定位为西方资本主义市场,Caminando则没有体现出明确的市场定位。从跨文化学习的角度看,相对A Piece of Cake来说,Caminando提供了更多关于目标语本身的历史背景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意识。从后殖民的角度看,A Piece of Cake对大英帝国的殖民历史只字未提,而Caminando对殖民地历史进行了浅层次描述。


4. 请思考在您所使用过的外语教材中是否有关于殖民地历史的内容?如果有,教材是以怎样的视角呈现这部分内容的?它和本书中分析的教材所呈现的视角有何不同?

助教 陈曦璐:

从群里老师们的回答来看,大家所用的英语教材出于各种原因普遍未呈现或较少呈现殖民相关内容。我所使用的某大学本科西班牙语专业教材呈现了殖民地相关的历史文化。以该书的某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含两篇课文,第一篇课文讲述西班牙殖民征服美洲之前,印加帝国的最后一代国王阿塔瓦尔帕如何惨遭西班牙殖民者杀害的故事;第二篇课文描写西班牙文化同美洲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该单元采用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既真实再现了西班牙对美洲殖民过程中的负面内容,又对西班牙及美洲文化融合所表现出的文化多样性予以褒扬。


也许外语教材对“殖民”话题是否有所呈现以及怎样呈现,同编者、出版社、目标语国家和本族语国家间的关系等相关。老师们的回答以及教材展现的内容启示我们:作为出版社或编者,在设计教材时应该尽可能呈现殖民历史,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作为教师,如果所用教材涉及“殖民”内容,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并适时从不同角度对有关内容进行讲解,如果教材缺乏“殖民”的话题,也可以视需求从其他渠道补充殖民史相关材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阿尔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提出的关于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维度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五个维度?

助教 李润怡:

阿尔君·阿帕杜莱关于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维度是:族群/民族/族裔/人种景观(ethnoscape)、媒体景观(mediascape)、技术景观(technoscape)、金融景观(financescape)和意识形态景观(ideoscape)。


族群景观是有关人的景观,包括人口的迁移和对迁移的愿景,如移民、难民、游客、学生等。媒体景观既指世界上各媒体的具体分布,又指媒体创造的世界形象。技术景观指各类技术的全球布局,包括新旧技术、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金融景观指通过股票交易等方式推动资本流动的全球景观。意识形态景观与媒体景观密切相关,但方向上更具政治性,因为它涉及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民主、自由和管理等概念。


6. 从跨国研究的视角出发,A Piece of CakeVojaĝo en Esperanto-lando的文化呈现有哪些不同?

助教 李润怡:

两套教材从各自语言的不同角度出发,以不同方式呈现文化的跨国性。丹麦英语教材A Piece of Cake仅有一个标题为“全球化”的单元聚焦文化的全球性,着重呈现英语国家之间的联系。而世界语教材Vojaĝo en Esperanto-lando通过“世界语俱乐部”板块引导学习者观察世界,突出世界语使用者的流动性以及世界语国际组织的重要性。


7. 如何理解外语教材的“双重焦点”?

助教 常文哲:

外语教材具有两个焦点:一是语言和语言学习;二是文化、社会、世界和跨文化学习。在“语言与文化一体化”视角下,外语教材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外语教材的目标之一是语言学习。本书旨在探究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考虑文化呈现与“语言学习”这一目标的关系。外语教材的两个焦点与“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CLIL)的理念相似。CLIL起源于欧洲并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它是指将外语作为教学用语来教授如地理、生物、历史等非语言类课程。本书研究的教材A Piece of Cake中部分章节呈现了天文、生物、纳米技术等内容,这些内容即为CLIL的案例。此外,“双重焦点”也呼应了Byram为民主文化能力提出的“蝴蝶模型”(包括价值观、技能、态度、知识和对自我的批判性认知)。Byram(2019)认为,作为语言文化(languaculture)教师,我们应以教育为工具,提升和改造我们的社会。基于此,作者引用Feng & Byram(2002)的观点,对外语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外语教材总主编应是当地外语专家,并由包括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摄像师、外教在内的人士共同编写外语教材。


参考文献:

Byram, M. 2019.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TCSOL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Feng, A. & Byram, M. 2002. Authenticity in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J]. RELC Journal 33 (2): 58-84.



//  读友提问

1. 第177页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提出了“contrapuntal reading”这个概念,作者以一篇庆祝纽约的多种族的课文为例进行说明。那么如果仅把课文当作一篇庆祝的文章,是用anti-imperialist resistance角度解读吗?反之,如果认为这篇文章回避和排除了原住民、殖民者等历史,那么应该从pro-imperialist apology角度解读吗?

助教 李晓楠:

Said(1978)认为,所有的文本都嵌入并活跃在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换言之,一切文本,包括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世界/社会。基于此观点,他提出了“contrapuntal reading”这个概念,即“从反帝国主义和亲帝国主义角度阅读文本”。从亲帝国主义角度来看,讲述多种族城市——纽约的文章是在赞扬/歌颂纽约的多元化。从反帝国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就是在逃避问题,隐瞒了帝国主义带来的残酷现实。也就是说,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分析者看待语篇的角度决定了语篇的内容。而这位读者的提问,属于先定义内容,再决定角度,似乎不太准确。


2. 请问一下,cultural studies中的essentialism与anti-essentialism如何理解?

助教 李晓楠:

本质主义认为,人类的语言世界能够反映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实体世界,能够表达他们在实体世界中所获得的认识经验,特别是能够表达他们所获得的有关实体世界本质的认识经验。例如作者在分析A Piece of Cake时(本书第157页),认为其中“语言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以及“通过识别价值观和行为的不同来比较两种文化” 这类描述,都体现了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认为,一种事物确实有许多特征,但是事物本身却不能区分并告诉人类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能够区分的只有人类,但是人类却找不到一种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区分是不是符合原样的,更找不到一种标准来判断自己区分时所使用的标准是不是合理的。而人们日常所说的语言与对象的符合,只不过是一种语言符号与其他语言符号之间的符合,亦即我们的符号系统与心理立场的符合。一个概念或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依赖于它所描述的对象,而是依赖于它与其他概念或句子的关系,依赖于它所使用的语境。在Formidable中(本书第170页),作者指出该教材通过提供他人的观点和相应的内容引发学生对“identity”的思考,这体现了反本质主义。


总的来说,从本质主义角度来看,文化能够用来解释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并且存在“这种文化”和“那种文化”的区分;而从反本质主义角度来看,文化是应该被解释的,文化被建构于对话中,存在于人类及其行动的复杂而流动的现实中。


推荐阅读文献:

石中英,2004,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1):11-20。


3. 反本质主义文化观为何在我国科研成果中较少?目前的文献中似乎以本质主义主导的科研成果较多,比如倡导教师做文化对比等。

助教 李晓楠:

回顾我国外语教学历程,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更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而对本土文化,即中华文化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众多学者(例如刘润清,2004;束定芳,1996;文秋芳,2016)一致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融入,不能过度或只是关注英语国家文化。这些都是从本质主义出发,试图摆脱英语国家文化在英语教学/教材中的主导地位,这可能也是反本质主义文化观未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


推荐阅读文献:

刘润清,2004,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束定芳,1996,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11-17。


文秋芳,2016,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1-8。


4. 我想了解从专家的角度看,这本书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哪些领域的科研有启迪价值?

助教 闫方朔:

本书以国别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和跨国研究为理论框架,研究不同教材中的文化呈现,探究教材如何影响学习者对自我的理解,如何培养其跨文化能力。作者提出,语言教材不仅应关注语言和语言学习,还应该重视文化、社会及跨文化能力。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也体现了教材研究的两个重点。本书分析的各种教材让我们看到其中的优缺点,能为编写和使用教材提供启示和帮助。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亟须增强与大国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国际话语体系。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很多海外读者对我国知之甚少,在国外高校,有关中国的资料还不够丰富,使用中国学者撰写的教科书与资料也不多。对此,应重点策划,精心打造有利于弘扬我国文化、塑造我国正面形象的优质教材(杨丹,2021)。因此,教材编写需要充分考虑跨文化能力,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发挥作用。


推荐阅读文献:

杨丹,2021,构建新时代高校教材工作新格局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12):18-22。


5. 本书叙述中多次提到nation、state、country、region、race和ethnicity,请问这几个词如何区分?在本书中,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助教 段英杰:

country和state在指一个国家时可以互换,其中country强调国土,把国家看作一个整体,而state更加侧重政治上的意义,把国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主权所有体;nation侧重描述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一群人,不强调是否有主权;region强调地区,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地区,也可以不局限于国家,超越国家的范围,例如,“a region of the Earth”是“地球的某一个地区”。此外,states和States也有区别,states是指一个国家的一部分,States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以通过“different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理解states和States的区别。


本书在第三章讲述national studies时,在第72页有详细的举例。在实际研究中,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情况,例如,美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nation但是有很多不同的states,而认为英国有四个nations。更复杂的是,西班牙作为一个nation却也可以被认为有几个不同的nations。race更多的是将人从物理/生理特征区分。ethnicity更多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对人的划分,强调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简单来说,一个人的ethnicity可以被隐藏,但是race通常情况下不可以被隐藏。下面附上搜索到的race和ethnicity的定义,希望可以帮助老师们理解:


Race refers to the concept of dividing people into groups on the basis of various set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cess of ascribing social meaning to those groups.

Ethnicity describes the culture of people in a given geographic region, including their language, heritage, religion and customs.


来源网址:

https://students.wustl.edu/race-ethnicity-self-study-guide/#:~:text=Race%20refers%20to%20the%20concept,%2C%20heritage%2C%20religion%20and%20customs


张虹老师:

Ethnicity is based on tribe and local language. For instance, the exam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Hindi, Tamil, Punjabi, Telugu and so on in India.


6. 如何翻译第207页的ethnoscape、mediascape、 technoscape、financescape、ideoscape?在阅读过程中,这几个研究角度在后文中的具体体现似乎不太明显,那么作者呈现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呢?

助教 段英杰:

可以参考思考题第5题的答案。本书第207页的五个词汇是阿尔君·阿帕杜莱在其《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文化互动是当今世界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崭新的全球文化、经济应被视为一种复杂的、相互交叠的、散裂的秩序。阿帕杜莱从全球文化流动的五个维度——族群景观、媒体景观、技术景观、金融景观和意识形态景观入手,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这五个维度构成了其所谓的“想象世界”的基石。他认为,全球文化流动发生的条件是其发生在族群景观、技术景观、媒体景观以及意识形态景观之间日益扩大的散裂中,同时也通过这些散裂而进行。


作者在这里提出阿帕杜莱的理论,首先是为了论述不同学者对跨国研究的贡献,同时将阿帕杜莱的理论和前文第六章中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的观点进行类比。另一个可能的目的是,让读者从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文化。


7. 如何利用本书中的理念来进行相关研究?能否举个小例子?

助教 李润怡: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同时也是我们阅读本书之后应该思考并内化的知识。


首先,从研究视角来看,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五个可能的研究视角:国别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跨国研究。今后在分析教材文化呈现时可以从任意一个或多个视角切入。其次,从理论层面来看,第二章概述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分析理论,之后的不同章节也涉及各种视角相关的理论,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分析教材提供理论支撑。最后,从分析方法出发,本书基本依照批评话语分析的思路开展教材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四个层面:该教材怎样呈现各类主体(positioning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actors);该教材怎样呈现文化、社会和世界(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该教材所倡导的跨文化学习方式(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learning);该教材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the textbook in society)。


比如在分析某高中英语教材Green Living这个单元时,我们就可以从公民教育的视角出发,探讨有关公民教育的文化呈现。教材设计了很多有关环境保护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绿色生活的理念,也能通过教材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体现了编者和出版社有意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公民素养的人。同时,教材在一些活动中用第一人称复数We作为主语,比如“We all know that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pollution around us”,体现了编者和出版社也将自己置于具有公民素养的人之列。教材阅读材料的选取具有跨文化性,这一单元中的三篇文章聚焦不同国家——英国、中国和荷兰,体现出公民的环境教育是全球使命。


张虹老师:

可以采用书中的理论视角或方法,进行国外教材的文化呈现分析或中外教材文化呈现的比较研究。


8. 如何理解第214页的“English is treated in terms of … into new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contexts.”?按照这个逻辑,是否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门语言是跨国现象呢?

助教 陈曦璐:

首先,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在这句话所在的段落中,作者从跨国研究的角度对英语作为目标语在教材A Piece of Cake中的呈现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尽管在教材里英语被视为一种全球性、世界性的语言,但从教材所呈现的大多数内容来看,英语并没有被视为一种跨国现象。例如,教材在描述手工、食物、运动等生活相关话题时都间接指涉了它们的地理参考位置为英语国家。即便是在“Global Connections”这一章中,该章的配套网页也并未指出世界上其实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对英语完全不了解。


至于您提到的“按照这个逻辑,是否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门语言是跨国现象”这一问题,个人认为,这要取决于用什么样的视角以及用什么样的事实作为分析依据。作者在第209页的第三、四段中提到,她认为由于人口流动和移民的影响,所有的语言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跨国现象,即便非常小的语种也不例外。以西班牙语为例,塞万提斯学院发布的《2021年世界西班牙语年鉴》表明,到2060年,美国将成为继墨西哥之后第二大讲西班牙语人口最多的国家,27.5%的美国人口将是西班牙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西班牙语看作是一种跨国现象。


中文数据来源:

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公众号文章:《2021世界西班牙语年鉴》

西文原文数据来源:

EL ESPAÑOL EN EL MUNDO 2021 Anuario del Instituto Cervantes

年鉴下载网址:

https://cvc.cervantes.es/lengua/anuario/anuario_21/default.htm


相关阅读

第93期我来读文献 |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第一阶段线上论坛答疑活动干货汇总

新书速递 |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外语教材研究丛书”新书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